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与资源 > 行业动态
返回列表页
腾讯专利数行业第一,微信功不可没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08 17:16    点击量:2847

分享到: | | |

张小龙曾经说过:“产品经理永远都应该是文艺青年,而非理性青年”。作为乔布斯的信徒,张小龙打磨的微信,充分显示了一个文艺青年极致纯粹而又以客户体验至上的产品策略。


01 微信:价值5000亿元的商业帝国

 

2018年中国企业专利数量排行榜中,腾讯以1681件专利数量位列第八,是前十企业中唯一的互联网公司。作为腾讯的核心产品,微信在行业内依旧保持霸主地位。

微信目前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 10.825 亿。而与去年数据相比,微信消息日发送次数450亿,较去年增长18%;音视频通话次数达4.1亿次,较去年增长100%。其中,上线即将两年的小程序已覆盖超过200个细分行业,交易金额增长了6倍,截至去年12月底累计创造了超过5000亿元的商业价值。


微信作为一个平台型的产品,集成了众多丰富的,能给用户带来不同功能和体验的模块和工具,已经成为了腾讯公司最为重要的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同时微信作为一款产品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逐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根据参与微信研发的产品和开发人员介绍,微信最初只不过是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主要负责腾讯的QQ邮箱产品)大概不超过十个人的团队抱着“尝试”的态度试验出来的。那是2010年下半年,正处于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夜,当时iosandroid平台作为新平台开发者也相当少。


10月份,一款叫做kik messenger的应用发布,直接导致2011年成千上万的类kik应用被研发出来,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大红大紫的whatapp、米聊、linekacao等。kik messenger的火爆源于它的极致简单跨平台,它是为移动而生的应用,几乎不花任何力气就在很短的时间基于手机通讯录建立起自己的关系链,这对于很多web2.0时代的SNS应用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很短时间内,它就以席卷一切的气势开始革命,首当其冲的是各国的运营商们,这个跨平台跨国界的手机通讯工具,它可以在不同的手机终端实现文本图片的消息沟通,秒杀短信和彩信体验,它的体验之极致,甚至让当时的手机巨头——黑莓——在自己的手机平台封杀它。

kik刚出来的时候,广州研发中心、QQ邮箱研发团队的老大张小龙就预见它的火爆之势。张小龙当时给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谈这个事情,并申请广研团队做一个类似的应用出来。而马化腾也已经意识到有10年历史的QQ 并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手机IM,一款更适合手机使用场景的IM 是需要的,不仅仅是用户需要,腾讯也需要。他对此表示赞许,并仿照“微博”为这个应用起了一个名字——微信。


最初微信被定义为一款通知工具,主要有3个功能:

1.联系人给你发信息时,它通知你;

2.QQ邮箱、QQ离线消息有新条目时,它通知你;

3.你在腾讯微博上收到私信时,它通知你。


仅此而已。


02 不被看好,也要疯狂迭代

 

广研的小团队只用了不到四个月,完成了完成了微信ios 1.0版本的开发,于2011121日正式发布。1.0版界面非常简洁,功能也非常简单,主要包括文字文字即时通讯、照片分享、更换用户头像三个方面,但是,跨平台交流、极速轻快的楼层式对话和便捷的图片分享功能给用户带来了非常良好的体验。


马化腾第一次使用给出了“体验很赞”的评价,然而腾讯内部的其他众多同事却并不看好这个体验简单甚至有些简陋的手机应用。

2012年5月份,微信发布了4.0版本,该版本的主要更新包括两个方面:新增加了朋友圈和开发API接口。首先是朋友圈,其实是一个基于图片分享的社会化网络(SNS)。试图让每个用户都参与到自己和他人的“图片塑造生活”的设计初衷上去,朋友圈是吸引熟悉朋友之间互动的卖点,通过朋友之间的UGC与频繁互动来增用户的活跃度,保持产品的粘性。我们也可以从下面的故事看到微信团队在研发朋友圈时的情景:


“朋友圈的整个研发过程耗时4个月,投入的人力不超过十个,但却在这短短的4个月时间内,团队完成了完整的30多个版本的开发迭代,我们形象的把这个开发过程叫做回转开发流程,每天上午,开发团队通过邮件接收产品经理整理出的下一个版本功能点启动开发,傍晚的时候把功能交付给小龙和产品经理,他们在晚上就当前版本讨论分析,然后在下半夜给出新的想法甚至方向,产品经理在天刚亮的时候把想法细化为一个个功能点发邮件给开发。周而复始。当团队决定要发布朋友圈的时候,我想大家已经到了极限了,因为那时候还有bug没有解决,小龙说:bug也是一种文化,就发了。”

这一次,微信用户过亿,张小龙一举成名,圈内圈外将张小龙推向神坛,“微信之父”的美名不胫而走。


“乔布斯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在知乎社区上,张小龙回答道:“说明纯粹也能成功。”已经将微信送上轨道的张小龙,或许从内心深处,仍希望坚持这种纯粹。张小龙认为乔布斯的成功源于纯粹,微信也一样。

 

03 面对质疑,不解释不回应

 

但正是在微信成为腾讯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业内开始理性地看待张小龙,正如人们对微信商业化存有的质疑一样,毁誉参半。


张小龙给世界的第一张名片是Foxmail创立者。1997年,张小龙自使用己编程的Foxmail面世,并迅速凭借口碑达到400万用户。

“如果没有微信,张小龙或许不会成为名人,但即便没有微信,他也已经是中国最优秀的程序员之一。”一位互联网行业人士如此评价道。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张小龙是与求伯君、雷军、王江民等顶级程序员齐名的软件程序员。


但张小龙并未选择创业。2000年初,Foxmail软件被博大公司以1200万元人民币买走。当时,张小龙曾对外表示,自己并不看重所谓的话语权,并意识到“与其一个人写程序,不如组织一大堆人写程序”。


2005年,博大又将Foxmail及其知识产权卖给了腾讯,张小龙及其团队成为腾讯员工。腾讯给予张小龙较大的自由空间,任命其为腾讯广州研发中心负责人,该研发中心被允许在腾讯总部深圳之外自成一体。


2007年,QQ邮箱因推出“超大附件”等功能一举成功,成为中国用户人数最多的邮箱,张小龙团队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张小龙的幸运在于腾讯较为灵活的机制,决定做微信产品时,他只是给马化腾写了一个邮件,做了几点说明,马化腾当晚便回复同意。


在微信起步阶段,马化腾亦给予其较大的资源倾斜。201011月,微信立项。2011124日,iPhone版微信面世。201110月左右,马化腾号召每个腾讯员工使用微信。


在腾讯内部,马化腾是第一号产品经理,张小龙则被称为第二号产品经理。两者经常表现出志同道合的亲近。


凭借2012年初微信用户过亿的亮眼战绩,腾讯被认为拿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船票。


张小龙表示:相比从程序员直接过渡到职业经理人,成为一个带着许多人一起做产品的产品经理更适合自己。

《商业价值》主编、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认为,张小龙的意义在于证明了极客精神在中国的可能性:能理解用户需求的人不少,但很少有人能像张小龙这样,不是简单迎合,而是引导并让用户形成新的行为习惯。


一个细节便是,对“已送达”状态的处理。张小龙认为,与邮件显示“已送达”不同,作为实时沟通工具,微信显示“已送达”则会给接收消息的人带来压力,影响用户体验。


张鹏认为,微信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款成功的产品,它还把人机关系和交互模式彻底互联网化了,在微信几个版本的升级过程中,不乏对微信的批评和质疑之声,例如发朋友圈文字太困难、微信缺乏商业化能力等。对这些,张小龙不解释不回应。


2013年6月初,微信5.0版本面世,对微信公众号做了折叠和调整,明确表示“微信不是营销平台”。


与张小龙有过一些接触的人士对张小龙的印象多是淡泊名利,虽然被冠之以“极客”称号,张小龙却认为,极客对互联网的推动作用或许被夸大了,商业公司对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作用其实更大。


在讨论摇一摇的界面设计时,张小龙本来想用维纳斯或者大卫雕像,但考虑到“裸露”可能带来问题,就换成了一朵花。面对年轻学生“粉丝”,张小龙则建议他们多读读哲学类的书,即使从事技术工作,哲学也有助于“了解人性,而非所谓用户需求”。


在外界看来,张小龙的这种“文艺”特质对微信产品本身有很大影响,但张小龙本人却不以为然。


04 不再是简单的“微信之父”

 

在部分业界人士看来,随着微信发展,它几乎承载了腾讯的未来。张小龙缔造了微信,但微信显然已不再属于他一人。201210月左右,腾讯高层对未来微信可能面临的问题总结出三大方面:微信与社会的关系、与行业的关系、与国外市场的关系。


随后问题依次出现:微信的信息安全问题引起关注;微信威胁到电信运营商,并在合纵连横中与之达成妥协;微信在硅谷开设办公室,其国际化成败将验证微信成功的可持续性。


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问题紧迫关键,但似乎与张小龙自己的关系已没那么紧密。


在微信5.0版本中,团队内载的一款游戏颇受关注,腾讯尝试在微信游戏领域小试牛刀。不过,微信游戏后来皆由腾讯互动娱乐部门负责。


附着在微信平台上的部门会越来越多,外界担心,微信和腾讯的关系是否会发展为类似AndroidGoogle,而张小龙会否像Android之父AndyRubin一样,将被限制权限,束之高阁。

 

对此,腾讯方面则回应道,随着微信的平台化,与微信合作的部门必然会增多。从微信的发展态势来看,腾讯还是将微信产品本身和嫁接在这个平台上的其他产品做了较好的区隔。比如游戏隐藏在选项里,可关掉可卸载,不打扰用户。同样,微信支付亦尽可能地平滑对接微信和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不影响微信本身的使用体验。


目前,微信承载着腾讯在移动端很大的希望。腾讯已将微信的国际化视作整个公司国际化的尝试。对张小龙来说,随着微信的扩展,自身对微信的控制力会减少。对马化腾来说,张小龙和微信则有除了产品、平台之外的更大意义:成为腾讯自我革新的“鲶鱼和杠杆”。


今年19日,2019 年微信公开课 Pro 正式开幕,这是微信在广州主场上每年都会举行的重磅活动。和往年有了些许不同,张小龙的演讲调整到了9号晚间的“微信之夜”上,随着一首《in my secret life》结束,舞台大屏幕开始播放用户对微信的“吐槽”视频。有的用户希望微信推出一个老年版本,有的希望屏蔽大段大段的语音,还有的说,世界上最遥远的朋友圈,就是我对你开放朋友圈,你却对我三天可见。


“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们已经习惯了。”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兼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身穿白色卫衣,出现在演讲舞台上。他表示,“每天有5亿人吐槽,还有1亿人教我做产品。微信7.0版本更新后,更是如此,但微信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要不断做出改变。”


在这一点上,他和乔布斯说了一样的话。

 

前不久在"日经亚洲评论"上,就出现了一份"AI专利申请企业排行榜",而在这份榜单中,可以看出不少国内外的企业,都申请了大量AI专利。当中腾讯就以766项的申请专利数量,排在了榜单中的第8名。腾讯已经发展了两个AI的平台:腾讯AI Lab、微信AI

        

微信AI主要专注于——以聊天机器人为方向,从语音和音频、语言处理、文字识别、语言识别、内容理解方面等等的研发。而以上这些研究,其实已经在微信上运用了。比如语音转文字输入、通过扫码进行付款和关注、扫一扫翻译等等。


微信还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