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与资源 > 专利视点
返回列表页
创业板IPO知识产权“雷区”解析:避坑指南与过会策略

来源:光知华律所    发布时间:2025-08-06 09:31    点击量:146

分享到: | | |

创业板IPO审核日益严格,知识产权问题已成为企业上市的“拦路虎”。专利瑕疵、权属不清、诉讼风险、创新性不足等痛点频频导致企业折戟沉沙。本所结合深交所典型案例,深度解析创业板IPO知识产权审核核心要点,并提炼关键应对策略,助力企业顺利过会。

一、敲响警钟:IPO终止/中止的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1. 浙江德斯泰(终止)

核心问题:

1)核心技术来源及风险说明不清:监管人要求其披露发行人技术配方与核心技术的来源,是否存在侵犯其他主体商业秘密或技术秘密的情形,核心技术权属是否清晰等。

2)技术先进性定量对比不足:核心技术是否属于主流且应用广泛的技术路线,发行人技术配方、核心技术具备先进性与创新性的具体依据;与竞争企业对比,其是否具备技术先进性和竞争壁垒。

3)存在未决专利诉讼风险:在审期间被竞争对手积水化学起诉侵犯发明专利,索赔超8000万元。

2. 惠科股份(终止)

核心问题:

1)高额专利诉讼和解:2019年该公司遭TCL华星光电起诉侵权,最终支付3000万元和解费并签订七年交叉许可协议,成为IPO问询重点。

2)存在未决诉讼风险:惠科股份同样存在未决诉讼,监管人要求其说明未决专利诉讼的进展情况及对发行人经营业绩的具体影响。

3. 上海文依电气(中止)

核心问题:

1)产品未取得专利被质疑:监管人要求发行人进一步说明发行人其核心产品未取得发明专利的原因及合理性

2)创新特征与技术壁垒论证不足:要求发行人进一步说明其主营产品的技术壁垒、创新特征、国产替代情况。

3)研发费率占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要求发行人说明研发费用率、研发人员占比及本科学历以上占比均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均值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

二、成功突围:存在瑕疵也能过会的关键策略

即使存在知识产权瑕疵,充分论证和有效应对仍可赢得监管认可:

1. 汉桑科技(2025年注册生效)

知识产权瑕疵:突击申请专利(多为实用新型/外观)、研发投入低(人力成本占比高)。

成功关键:

1)合理的技术保密解释:称部分研发成果通过“技术诀窍保密”的形式进行保护,未申请专利以避免技术泄露。外观专利方面,公司的业务开展以 ODM 模式为主,产品外观设计大多由客户指定或完成。

2)知名客户背书:与国际知名集团Harman集团达成全面合作协议,知名客户认可其ODM研发能力,淡化专利数量影响。

3)风险披露充分:明确回复专利布局较晚的原因并制定较为充分的诉讼应对预案。

2. 江西艾芬达(2025年注册生效)

知识产权瑕疵:发明专利占比低(67/736项),部分技术被疑通用。

成功关键:

1)行业标准制定:发行人起草主编了国内首个电热毛巾架团体标准,弥补专利质量不足。

2)产业化能力强:核心技术涉及的产品收入连续四年占营业收入的80%以上,充分证明了技术商业化能力。

3)全球化布局:近几年欧洲市场占有率约为15%,技术获欧盟CE认证。核心产品通过美国市场的 FCC、ETL/CETL 等认证。降低市场单一性风险。

3. 新恒汇电子(2025年注册生效)

知识产权瑕疵: 核心专利发明人有竞对背景(潜在权属纠纷)、核心专利即将到期。

成功关键:

1)披露研发管理制度:披露发行人的《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和定期技术会议签到表。

2)打破国内市场长期被外国企业垄断的事实:发行人国内市占率28%,打破外企垄断,入选了工信部“产业链供应链攻关项目”。

3)技术迭代能力量化证明:近三年来,蚀刻引线框架良率从63%提升至85%,行业均值50%)。体现了持续研发能力。

三、创业板IPO知识产权审核核心要点

1. 专利“质”与“量”的平衡:

·  数量是否合理(对比同行)?质量如何(发明专利占比)?

·  警惕“突击申请”,需有合理解释(如历史忽视、技术保密)。

2. 权属清晰是底线:

·  核心技术来源是否合法(无侵权、无职务发明争议)?

·  合作/受让专利权属是否无瑕疵?转让程序是否完备?

·  重点核查核心研发人员背景(是否涉及竞业禁止、保密协议)。

3. 创新性与先进性需“实锤”:

·  技术壁垒、创新优势、与竞品的量化对比依据何在?

·  核心专利是否有效转化为主营收入和竞争力?

·  研发投入(费率、人员、薪酬)是否匹配企业定位?低于同行需充分解释。

·  海外市场布局(PCT专利、国际认证)是加分项。

4. 诉讼风险必须“可控”:

·  未决诉讼是否涉核心产品/技术?最坏影响量化分析(收入占比、替代方案)?

·  历史和解是否商业合理?费用是否过高?

·  是否有无效对方专利的证据或有效应对预案?

四、建议:企业如何提前布局、有效应对

1. 专利布局:重质保量,杜绝突击

·  对标同行,确保专利数量、质量(尤其发明专利)达标。

·  建立常态化申请机制,避免IPO前集中申请。若确有“突击”,需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保密需求、历史策略调整)。

·  规划海外知识产权保护(PCT、目标国申请、认证)。

2.权属清理:溯清源头,隔离风险

·  对核心技术人员进行严格背景调查,签署合规声明,明确职务发明归属。

·  规范合作研发、专利受让流程(协议完备、评估公允、登记清晰),留存完整证据链。

3. 创新证明:多维论证,实力说话

·  准备详实的技术先进性对比材料(数据、检测报告)。

·  确保研发投入合规合理,研发人员薪酬需有竞争力。

·  积极争取知名客户背书、行业标准制定主导权,作为创新实力的有力佐证。

·  突出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及产业化成果。

4. 诉讼应对:坦诚披露,预案充分

·  如实、详尽披露诉讼背景、涉诉产品/技术、收入占比。

·  积极无效对方专利,降低风险。

·  制定最坏情况预案:明确替代技术方案、赔偿金支付能力证明。

·  解释和解协议的商业逻辑与合理性。

【结语】

创业板IPO的知识产权审核是一场关乎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合规性的“大考”。提前规划、系统梳理、专业应对是成功过会的关键。企业应尽早引入专业法律团队,全面诊断知识产权风险,构建符合监管要求的保护与证明体系,扫清上市障碍,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