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8 14:33 点击量:144
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财政部正式印发的《专利商标代理服务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专利商标代理服务进入“有标可依、质量优先”的新阶段。
一、出台背景:从“拼价格”到“拼质量”的转型需求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专利商标代理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专利代理机构超过6000家,商标代理机构超过4.1万家。然而,在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低价竞争的困扰。由于专利商标代理服务专业性较强,需求不够精准、定价不够合理等问题在专利商标代理服务采购项目中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倡导行业良性竞争、树立“优质优价”导向,已经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制定思路:突出质量导向,明确三方面标准
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要“推动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专利代理等服务招标机制”。
2024年12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财政部,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标准》,旨在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专利商标代理服务采购机制,维护相关各方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公平竞争,推动知识产权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标准》的制定坚持“一个导向、三方面标准”的思路:
一个导向:即质量导向。强调将价格因素的评价权重参考范围明确为10%-15%,弱化价格因素对中标结果的影响,引导从“拼价格”向“拼质量”转变,促进代理服务优质优价。
三方面标准:包括服务内容与质量标准、机构与人员要求、履约考核参考标准,提供了涵盖机构情况、服务质量、服务体验等方面的参考标准,列举了一系列具体数据指标,通过可感知、易操作的考核机制,有效保障代理服务质量。
三、核心内容:七大部分构建标准化采购框架
《标准》明确了专利商标代理服务政府采购需求所涉及的相关事项及要求,包括使用说明、采购项目、服务内容及质量标准、专利商标代理机构及人员要求、商务要求、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履约考核参考标准等七部分内容。
1. 使用说明:明确标准适用于采购人使用财政性资金开展的专利商标代理服务政府采购项目,特别强调,价格因素的评价权重参考范围为10%-15%,避免低价竞争,鼓励采购人更加注重服务质量、机构能力和人员素质。
2. 采购项目:要求采购人清晰描述专利商标代理服务需求事项的应用场景、工作内容、拟实现的目标等,增强采购需求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服务内容及质量标准:从服务的依法合规性、及时高效性、保密义务、利益冲突原则、文件管理、服务投诉处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总体性要求,并详细说明了专利代理服务和商标代理服务中的服务内容、质量要求、文件要求、期限要求等有关事项。
4. 机构及人员要求:对代理机构及人员服务资质、信用等级、人员稳定性、专业能力等提出具体要求,如专利代理师需具备一定年限的执业经验,信用等级需达到一定标准。
5. 商务要求:包括服务期限、服务费用类型及支付方式等内容。
6. 政府采购政策落实:包括但不限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等采购政策。
7. 履约考核参考标准:明确了信用等级及人员稳定性、服务质量、服务体验和效果三个方面的考核标准。引入了大量可量化指标,如专利授权率、驳回率、视为撤回率、商标异议成功率等,将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商标注册等行为纳入扣分项,直接关联机构信用与采购合作,推动服务质量从“主观感受”向“客观数据”转变。
《专利商标代理服务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不仅是一份技术文件,更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未来,随着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和数据监测能力的提升,政府采购将更加注重服务成效与长期价值,在“质量优先”的导向下,专利商标代理服务将真正成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实力量。
【来 源】
国家知识产权官网:财政部办公厅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专利商标代理服务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的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官网:《专利商标代理服务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解读
【附 件】
采购需求服务质量标准的各项打分因素在附件word,可供参考: